
百万青少年日均使用3小时,AI Agent设备「听力熊」认为10后孩子最需要共情|涌现新项目
百万青少年日均使用3小时,AI Agent设备「听力熊」认为10后孩子最需要共情|涌现新项目聚焦4-14岁人群的AI智能硬件——Teeni.AI“随身智能体”。
聚焦4-14岁人群的AI智能硬件——Teeni.AI“随身智能体”。
进入2025年,AI Agent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。
AI Agents(智能体)也有自己的“摩尔定律”了?!就在最近,Nature报道了一项来自非营利研究机构METR的最新发现:AI在完成长期任务方面的进步速度惊人,其时间跨度大约每七个月翻一番。
24年年底由Antropic提出并开源的MCP,如今已经成为AI编程及AI Agent领域热议的重要概念之一。截至发文前,Smithery已经收藏了 2211 个MCP Servers。需要注意的是,有些MCP可能不一定完全可用。
AI飞速发展的时代,AI Agent在大模型能力升级的推动下实现从任务执行者(copilot)向决策主体的跨越。甲子光年智库全面深入地探讨了AI Agent发展演进、产业价值与商业模式变革、技术路径与能力提升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,旨在为关注AI Agent领域的投资者、从业者、研究者等提供全面且权威的参考依据。
就在刚刚,OpenAI 发布了一系列专为构建 AI Agents 设计的新工具和 API,帮助开发者更容易创建能自动完成任务的 AI Agents(智能体)。
继DeepSeek 之后,一款由国内开发的通用AI Agent产品也引发热议——
最近AI圈最炸的瓜,毫无疑问是——Manus!一个AI Agent,不仅能刷GAIA Benchmark,还能远程开Ubuntu容器、自动挂载数据、做规划、执行任务,堪称「云端超级打工人」。听起来确实很能打?但我们 CAMEL-AI的🦉OWL项目看完Manus视频,集体摊手:就这?0天复刻走起!
AI Agent是一个应该非常个人化的东西。
故事从去年10月26日说起,在那天,黄叔非常喜欢的Arc浏览器被创始人Josh Miller决定战略性放弃,开始开发新的AI Agent浏览器Dia: 同一天,HideCloud和Peak刚从武汉飞回北京,落地后,HideCloud震惊的发现,打开手机刷的第一条推特就是上面这条,因为,此前的两天,他们在武汉决定了终止AI浏览器的研发工作,莫名其妙的中美两只团队在同一刻达成了共识。